毛囊炎是什么疾病
毛囊炎是指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头皮、面部、颈部等毛发密集部位。毛囊炎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脓疱等症状,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外用药物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毛囊炎的常见原因,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细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毛囊,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患者可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等症状,伴有疼痛或瘙痒。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药物,严重者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等抗菌药物。日常需避免搔抓患处,防止感染扩散。
2、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也可引发毛囊炎,常见病原体为马拉色菌等。真菌性毛囊炎好发于胸背部,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可能伴有脱屑。治疗需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外用制剂,顽固病例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有助于预防复发,避免穿着不透气衣物。
3、皮肤刺激
长期摩擦、剃须不当或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可能导致毛囊损伤,诱发炎症。这类毛囊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能出现小脓疱。治疗以消除刺激因素为主,可局部冷敷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建议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去角质。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降低皮肤抵抗力,增加毛囊炎发生概率。这类患者炎症范围可能较大,恢复较慢。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遵医嘱使用适宜的抗感染药物。日常应注意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
5、卫生习惯不良
不及时清洁皮肤、共用剃须工具等不良卫生习惯易导致病原体传播,引发毛囊炎。表现为多发散在的红肿丘疹,可能伴随瘙痒。治疗需改善卫生习惯,每日清洁皮肤,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症状明显时可使用氯己定溶液消毒,配合外用抗生素药膏。
毛囊炎患者日常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患处。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刺激。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皮肤修复。出现大面积红肿、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防止发展为深部感染。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降低复发风险。
相关推荐
03:00
03:55
02:16
02:14
01:4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毛囊炎有哪些毛囊炎
- 2 毛囊炎是怎么形成的得了毛囊炎怎
- 3 毛囊炎怎么判断是不是痤疮和毛囊
- 4 毛囊炎怎么引起的婴儿会得毛囊炎
- 5 毛囊炎是怎么引起的
- 6 毛囊炎是怎么形成的
- 7 什么是毛囊炎?
- 8 毛囊炎应该注意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