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的区别是什么
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肾炎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则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特征。
肾炎的发病机制多与免疫反应相关,常见类型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较长,可能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实验室检查中,肾炎患者的尿蛋白量通常较少,血尿较为明显,肾功能可能正常或轻度异常。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有关,导致大量蛋白尿。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出现低蛋白血症,同时伴有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多与微小病变型肾病或膜性肾病相关,继发性则可能由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起。实验室检查中,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量显著增加,血尿较少见,肾功能早期多正常,但长期可能受损。
对于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日常护理需注意控制水盐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肾功能指标,遵医嘱使用药物,如肾炎患者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肾病综合征患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有助于病情稳定。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或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