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什么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细支气管,导致气道狭窄或完全闭塞。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可能与感染、吸入性损伤、结缔组织病、移植后排斥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可通过胸部CT、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诊断,并采取抗炎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方式干预。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是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常见诱因,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后可引发细支气管上皮损伤和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急性期需对症支持治疗,慢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2、吸入性损伤
长期暴露于有毒气体、粉尘或化学烟雾等环境中,可能导致细支气管黏膜损伤和纤维化。患者常伴有活动后气促、慢性咳嗽等表现。需立即脱离有害环境,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减轻炎症,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促进黏液排出。
3、结缔组织病
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细支气管炎,病理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和肉芽肿形成。患者多合并关节疼痛、口干等症状。基础疾病治疗是关键,可配合使用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
4、移植后排斥
造血干细胞或肺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可导致细支气管进行性纤维化闭塞。典型症状包括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功能下降。需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常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药物,必要时需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5、特发性病因
部分患者无明确诱因,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或隐性感染有关。临床表现为隐匿起病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易被误诊为哮喘。诊断需排除其他病因,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分散片为主,重症需考虑肺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呼吸道感染,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等改善肺功能。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等,适量补充维生素D。定期复查肺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支气管炎
- 2 支气管炎怎么得的
- 3 支气管炎是怎样造成的
- 4 支气管炎什么引起的
- 5 支气管炎是怎么引起的
- 6 支气管炎严重吗
- 7 支气管炎是如何引起的
- 8 支气管炎是怎么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