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骨折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肘关节骨折后功能锻炼需分阶段进行,主要包括早期制动保护、中期渐进性活动、后期力量恢复三个阶段。
早期制动保护阶段通常在骨折后1-2周内,此时需保持肘关节固定,避免主动活动以防止移位。可进行手指屈伸、腕关节旋转等远端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中期渐进性活动阶段约在骨折后3-6周,拆除外固定后开始被动辅助屈伸练习,如使用健侧手帮助患侧缓慢弯曲肘关节至无痛角度,每日重复进行。后期力量恢复阶段为骨折6周后,通过弹力带抗阻训练、握力器练习等方式增强前臂肌群力量,逐步恢复提物等日常功能。
功能锻炼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强度,若出现肿胀加重或持续疼痛应立即停止。热敷可于锻炼前放松肌肉,冷敷适用于锻炼后消肿。康复过程中可配合超声波治疗等物理疗法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防止发生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
肘关节骨折后功能锻炼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如牛奶、鱼肉、西蓝花等食物有助于骨骼修复。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水肿,日常避免患侧手臂突然受力。康复期间定期复查X线确认骨折愈合进度,根据愈合情况由康复医师调整训练方案。若关节僵硬持续超过3个月,需考虑关节松动术等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