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上长了息肉怎么办
牙根上长了息肉可通过根管治疗、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牙根息肉通常由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外伤刺激、感染扩散、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
1、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适用于牙髓坏死或慢性根尖周炎引起的牙根息肉。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根管后填充材料,消除炎症刺激源。治疗需配合口腔X光检查评估根尖病变范围。根管治疗后息肉可能逐渐萎缩,若效果不佳需结合其他治疗。
2、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体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牙根息肉。通过牙龈翻瓣术暴露病变区域,彻底去除息肉及周围炎性组织,必要时进行根尖切除术。术后需缝合创口并使用抗菌漱口水,避免感染。手术能直接消除病灶但可能影响牙齿稳定性。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控制感染和炎症。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以及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局部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繁殖。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4、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高温汽化息肉组织,具有止血和杀菌作用。适用于表浅的小型息肉,操作时间短且创伤小。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激光治疗需由专业口腔医生操作,多次治疗可能达到更好效果。
5、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可监测息肉变化和治疗效果。建议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和X光评估,观察根尖区骨质恢复情况。复查期间发现息肉增大或出现疼痛需及时就医。良好的口腔卫生和定期洁牙能预防息肉复发。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过硬食物刺激患处。戒烟限酒,减少辛辣食物摄入。若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口腔组织修复。长期未处理的牙根息肉可能导致邻牙感染或骨质吸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