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和牙髓炎的区别是什么
牙周炎和牙髓炎是两种不同的口腔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和病因。牙周炎是牙周组织牙龈、牙槽骨等的慢性炎症,通常由牙菌斑引起;牙髓炎则是牙髓牙齿内部的神经血管组织的炎症,多由龋齿或牙齿外伤导致。
1、发病部位
牙周炎病变集中在牙齿周围的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甚至牙齿松动。牙髓炎则局限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典型症状为自发性剧痛,冷热刺激可能加重疼痛。
2、病因差异
牙周炎主要由长期牙菌斑堆积引发,口腔卫生不良是主要诱因。牙髓炎多因深龋未及时治疗,细菌侵入牙髓导致,牙齿隐裂或外伤也可能直接损伤牙髓。
3、症状表现
牙周炎早期可能仅有牙龈出血,后期会出现口臭、牙缝增宽和咀嚼无力。牙髓炎疼痛具有放射性特点,夜间加重,可能伴有头痛,严重时会出现跳痛感。
4、治疗方法
牙周炎需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专业清洁,严重者需牙周手术。牙髓炎通常需要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必要时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疼痛。
5、预后转归
规范治疗的牙周炎可控制病情发展但难以完全复原。牙髓炎经根管治疗后疼痛可彻底消除,但牙齿会失去活力变得脆弱,可能需要冠修复保护。
两种疾病均需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牙周炎患者可配合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牙髓炎治疗后避免用患牙咬硬物。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或牙齿疼痛时应及时就诊,避免炎症扩散引发颌骨感染或全身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