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30岁牙齿矫正的危害

62763次浏览

30岁进行牙齿矫正可能存在牙根吸收、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风险,但多数情况下可通过规范操作和科学护理避免。牙齿矫正的危害主要与个体口腔条件、矫正方式选择及后期维护有关。

牙根吸收是牙齿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理性改变,成年人的牙槽骨改建能力较青少年弱,矫正力度不当可能加重吸收程度。使用固定托槽矫正时,金属弓丝持续施力可能刺激牙槽骨,导致局部骨质密度下降。隐形矫正虽减少了对牙龈的机械刺激,但佩戴不当仍可能引发牙齿移位异常。部分患者矫正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咀嚼无力或颞下颌关节不适,这与咬合关系调整有关。

存在严重牙周炎未控制便进行矫正,可能加速牙槽骨流失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糖尿病患者口腔组织修复能力较差,矫正过程易发生感染和愈合延迟。长期吸烟者牙龈微循环障碍,可能加重矫正期间的牙龈退缩。某些特殊骨性错颌畸形若强行采用单纯正畸治疗,可能造成咬合功能恶化。

矫正期间应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每餐后使用牙线清理托槽周围食物残渣。避免啃咬硬物防止托槽脱落,定期进行牙周洁治控制菌斑堆积。选择有资质的正畸医师进行全面口腔评估,通过全景片和侧位片排除潜在风险因素。矫正结束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位置复发。出现持续牙痛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复诊调整矫治方案。

相关推荐

牙列稀疏的危害有哪些
如果患者有牙列稀疏的现象,可能会有以下一些危害。第一,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平时吃饭是很容易出现牙齿的嵌塞,如果没有及时的清理,还容易诱发牙龈炎,牙周炎。而且由于牙缝反复的嵌塞,若患者有剔牙的习惯还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牙缝越来越大。第二,容易影响美观度。患者在张口说话或者是开口笑时,就很容易暴露自己牙齿稀疏的缺点,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身的美观。第三,牙齿稀疏的患者由于咀嚼食物的功能不佳,长时间如此,还容易继发消化系统疾病。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11

86362次收听

矫正后需要注意什么
牙齿矫正完成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严格按照医嘱佩戴保持器,并保持口腔卫生的清洁。保持器是用来稳固矫正效果的,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保持长时间的佩戴保持器,以免牙齿发生移位导致反弹情况发生。其次,要做好口腔卫生的清洁工作,坚持勤漱口、勤刷牙,避免牙齿疾病以及牙周疾病的发生。另外,在饮食上也要多注意,尽量不要咀嚼过于坚硬的食物,也不要过多的进食过于粘稠的食物。牙齿矫正完成后并不是真正的结束,还需佩戴保持器两年左右。当牙齿以及牙周围的组织完全稳定后,才可以进行摘除。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1

87708次收听

02:47
什么是正常牙齿咬合
正常的咬合是上牙覆盖到下牙上面的,下前牙的切端应该咬在上前牙的1/3的交界处,上前牙切端应该覆盖在下前牙的中上1/3的交界处,牙齿分为颊尖和舌尖,舌尖应该咬在下面磨牙的一个中央窝内,下边的磨牙应该咬在上颌磨牙的中央窝内,简单来说,牙尖要咬到中央窝,才是比较平衡稳定的咬合。如果不是正常的咬合的话,要请医生看一下是不是有错颌畸形。如果咬合功能不是很正常的话,第一影响咀嚼的效率,第二可能还会影响美观。所以对于觉得自己咬合不是很正常的,建议到医院让正畸科大夫进行一个测量诊断。
牙齿矫正后牙齿黑是怎么回事
牙齿矫正后牙齿黑一是由地在矫治的过程中,贴上金属,感觉牙会有些黑。二是戴上矫治器牙刷不干净,就会觉得比较黑。三是没有刷干净长虫牙从而引起发黑。还有一种是由于矫治过程中用力过大造成牙齿变成死髓牙,颜色变暗,牙齿变黑。正常情况下,牙齿矫正后不会变黑。牙齿矫正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活动矫治器,是一个托在里面,如弓丝、推簧,这种矫治器能够实现的功能比较少,所以用的不是特别多;第二种是固定矫治器,即贴金属的托槽和弓丝,“钢牙妹”就是这一种;还有一种是隐形矫治,即戴在牙上面,里面没有托,戴在牙上可以摘戴,基本看不出来的隐形矫治。活动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应该都可以摘下来,相对比较好清洁。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以前那种传统的固定矫治器,即贴上金属托槽和弓丝矫治器。
语音时长 02:42

2020-02-27

57749次收听

牙齿畸形怎么矫正
现代很多青少年都出现过牙齿畸形的情况,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处理不当的话会影响到后期的面部美观,一般会采用活动矫正器或者是功能矫正器等,还有就是患者处在不同的时期牙的发展情况也不一样,总之,想要治疗一定要尽早。
下巴后缩是怎么回事
下巴被用来作为评判一个人颜值的重要指标。通常下颌后缩主要是由于颌骨发育不足、肌肉失衡、咬合干扰以及一些颞下颌关节外伤引起。其实,对于这种骨性的下颌后缩,在孩子的颌面骨生长发育阶段及时察觉,并且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就可以使下巴正常发育,免受整容之苦。
牙齿缺损的原因及危害
牙齿缺损的原因包括牙齿隐裂或裂痕、下颚受损、牙齿粹裂。而它的危害非常多,包括对剩余牙的影响、咀嚼功能减退或丧失、影响发音等。如果在生活中有了症状形成,需要及时治疗,要找对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牙齿矫正有什么后遗症
牙齿正畸是在牙齿上粘接托槽,通过外力施加在牙齿上,达到移动牙齿目的。正畸后可能会出现牙齿龋坏、牙龈炎或牙齿松动。一、诱发龋齿。牙齿粘接托槽周围容易滞留食物,不易被及时清除,易导致牙齿会脱框。若未及时治疗,容易引起牙齿龋坏。二、导致牙齿的牙本质过敏。牙齿正畸之后,如果口腔卫生不好,牙齿周围有食物残渣或者软垢堆积,引起牙龈炎。牙龈周围红肿易血,出现刷牙出血或吃东西出血,需要及时洗牙、冲洗上药。三、出现牙齿松动。牙齿正畸之后,牙齿在新的位置上尚未达到新的动力平衡以及肌肉平衡,会出现不同程度复发。若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施加在牙齿上力过大,可能会引起牙齿松动和不同程度的牙齿牙根吸收,出现牙齿脱框、牙龈出血或者牙根吸收、牙齿松动等并发症。患者在正畸的过程中,可先用正畸牙刷对牙基进行彻底清除,防止食物残存在托槽周围,造成牙齿损害。另外,注意半年到一年进行牙龈洁治,防止菌斑、牙垢增生,以防牙龈乃至牙槽骨损伤。
语音时长 02:05

2019-12-20

67376次收听

02:52
牙齿门牙往里凹怎么办
门牙在牙齿发育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如果是替牙期儿童,七八岁的时候门牙已经萌出,这阶段会出现短暂的中牙间隙。在两侧的侧切牙、会尖牙萌出过程中,牙齿的间隙可能会自然消失。如果不能消失,需要排除是否多生牙的存在。如果有多生牙,需要尽早拔除。如果门牙出现牙齿拥挤,或者错合畸形,需要对牙齿进行正畸治疗。通过牙齿上的粘接托槽,达到牙齿排齐的目的。像出现的门牙往里凹的情况,可能是天生发育的问题。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或者正颌手术,将牙齿向外推,使它达到正常的咬合排列。如果是个别牙出现向内凹,可以通过失活杀神经打桩,把牙齿的位置摆正,最后用牙套将牙列排齐。
02:43
牙床可以矫正吗
牙床突出是指牙槽骨出现突出的现象,多是由于口腔局部的因素,比如长期张口呼吸,以及咬合咀嚼造成的局部牙槽骨增生导致的。同时,遗传因素也可能会诱发。如果是个别部位出现的牙槽骨突出,可以通过局部手术治疗,将部分牙槽骨突进行磨除。一般可以通过上颌骨的正畸手术治疗,去除突出的牙槽骨,然后修复缺损部位,从而改善牙槽骨突出的现象。正颌手术需要到正规的口腔颌面外科医院进行,手术前要对上颌骨的形态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测、检查、分析,确定手术方案,进行合理的手术切除。同时可以通过正畸矫正的方法,对上颌骨牙齿进行重新排列,去除局部的咬合刺激因素,牙槽骨突出的问题也会得到部分缓解。
牙齿矫正年龄
牙齿矫正在年龄方面上,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三岁就可以进行牙齿矫正。如果想选择最佳的矫正年龄,那么最好可以在乳牙脱落长恒牙的时候,再进行矫正。因为这段期间骨细胞生长的快,矫正的时间短。
牙缝变大怎么办
牙齿缝隙当中有食物的残留或者是牙结石,就容易导致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缝隙增大。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矫正的方法来对牙齿进行矫正,并且可以通过做烤瓷牙的方法来缓解。另外在日常中定期的口腔清洁才是防止牙缝变大最好的方式。
正畸不适合哪些人
有糖尿病、血液病等全身性疾病,或长期服用类固醇类药物或怀孕,都会影响牙周健康,不宜接受正畸治疗。严重牙周病,例如牙槽骨吸收、牙龈严重萎缩的人群。此类人群建议直接进行全瓷牙或者种植牙,如果想通过正畸改变牙齿形态非常难。
语音时长 01:57

2018-09-29

57843次收听

02:14
牙齿正畸的最佳年龄
牙齿正畸的最佳年龄一般是12到15周岁,对于大部分正畸是比较适合的正畸年龄。但对于某些正畸,如前后牙反合会导致颌面骨发育畸形。若不在乳牙期矫正前牙反合,可能出现面中分骨凹陷性发育和下颌前突,进而形成月牙状脸型。对于这种畸形,通常建议在乳牙期,即3到5岁牙根未吸收时,采用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正。在不同年龄段也有最佳年龄的差别,如混合牙列期,女孩建议8到10岁治疗,男孩建议9到12岁治疗。进入成年阶段仍可以进行矫治,但此时并非最佳年龄,矫正效果和难度都大大增加。
02:19
牙齿矫正注意什么
牙齿矫正期间需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是对口腔的清洁工作,无论佩戴哪种矫治器,都需要保持良好口腔清洁卫生,尤其使用固定矫治器时,带环、弓丝、结扎丝等征集装置均会影响口腔清洁。第二是不要进食过黏、过硬的食物,过黏的食物容易造成托槽脱落,甚至导致结扎丝的松动和折断,过黏食物容易附着于牙齿表面,不易清除,易导致龋齿。第三要遵照医嘱,按时复诊。第四不要自行取下功能矫治器,要保证足够的佩戴时间,否组易造成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