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晒皮肤痒怎么办
太阳晒后皮肤痒可通过冷敷、保湿修复、避免搔抓、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等方式缓解。皮肤晒痒通常由紫外线过敏、日光性皮炎、皮肤屏障受损、汗液刺激、光敏性反应等原因引起。
1、冷敷
用冷藏的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浸湿纱布,敷在发痒部位5-10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灼热感。重复进行时需间隔30分钟以上,避免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防止水分蒸发加重干燥。
2、保湿修复
选择含神经酰胺、泛醇或透明质酸的医用敷料,如复因冷敷敷料、薇诺娜透明质酸敷料。晒后72小时内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每日涂抹2-3次保湿霜,优先选用械字号产品。
3、避免搔抓
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色素沉着或继发感染。可佩戴棉质手套或剪短指甲。若夜间无意识抓挠,可用纱布包裹患处。瘙痒剧烈时可轻拍皮肤代替抓挠。
4、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弱效激素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非激素类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合并水疱时可用夫西地酸乳膏预防感染。
5、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二代抗组胺药能缓解瘙痒,嗜睡副作用较小。严重日光性皮炎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光敏性患者需联用羟氯喹片调节免疫。
晒后恢复期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二次暴晒。外出时使用SPF50+PA+++的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草莓及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若出现发热、水疱渗液或瘙痒持续3天未缓解,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长期反复晒痒者建议进行紫外线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