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完屎肛门翻出一圈肉怎么回事
拉完屎肛门翻出一圈肉可能是痔疮、直肠脱垂或肛周疾病引起的。常见原因有长期便秘、腹压增高、肛门括约肌松弛等,通常伴随排便疼痛、出血等症状。
1、痔疮
痔疮是肛门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腹压增加可能导致内痔脱出。患者会感到肛门坠胀,便后可见柔软肿物,可能伴有鲜红色便血。轻度痔疮可通过高纤维饮食改善,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或化痔栓。
2、直肠脱垂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外,形成环形肿物。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妊娠是常见诱因,脱出物表面可见放射状皱襞。需避免久蹲,严重者需手术如直肠悬吊术,可短期使用太宁栓保护黏膜。
3、肛乳头肥大
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肛乳头增生,排便时可能脱出肛外。表现为带蒂的灰白色肿物,可能引起肛门异物感。无症状可不处理,较大者可手术切除,日常可用高锰酸钾坐浴。
4、肛周脓肿
肛门腺感染形成脓腔,破溃后可能遗留外翻肉芽组织。伴有剧烈跳痛、发热,可见红肿硬结。需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抗感染,后期可能形成肛瘘。
5、直肠息肉
肠黏膜赘生物增大后可能脱出,多为无痛性肿物。腺瘤性息肉有恶变风险,需肠镜下切除,术后病理确诊性质。避免辛辣饮食刺激黏膜。
日常应保持每天1500-2000毫升饮水量,多吃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每天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出现持续出血、肿物无法回纳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手法复位以免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