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有什么危害
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健康问题,还可能引发全身多系统并发症。乙型肝炎的危害主要有病毒持续复制、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进展、癌变风险增加、免疫系统紊乱等。
1、病毒持续复制
乙型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会不断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症反应。长期病毒活跃可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反复升高。病毒载量较高时传染性较强,可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2、肝细胞炎症坏死
免疫系统攻击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会导致肝组织炎症和坏死。急性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会逐渐破坏肝脏正常结构,影响其代谢、解毒等功能。
3、纤维化进展
长期慢性炎症会激活肝星状细胞,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肝脏逐渐失去弹性,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代偿期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4、癌变风险增加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概率显著增高。病毒DNA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可能干扰抑癌基因功能,炎症微环境也促进肿瘤发生。肝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定期超声和甲胎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
5、免疫系统紊乱
乙型肝炎可能诱发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肾炎等肝外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炎、血管炎等自身免疫反应。重型肝炎时细胞因子风暴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乙型肝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和肝脏影像学变化,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病毒传播,家庭成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出现腹胀、皮下出血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