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脱臼的症状是怎样
脚踝脱臼的症状主要有剧烈疼痛、关节畸形、肿胀淤血、活动受限以及感觉异常。脚踝脱臼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关节松弛、先天性因素或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可能伴随韧带撕裂、骨折等并发症。
1、剧烈疼痛
脚踝脱臼时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受到牵拉或撕裂,会立即出现尖锐的持续性疼痛。疼痛在尝试活动或负重时明显加重,可能放射至足部或小腿。患者常因疼痛无法站立,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缓解。若合并骨折,疼痛可能伴随骨摩擦感。
2、关节畸形
脱臼会导致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改变,表现为肉眼可见的骨头突出或关节角度异常。距骨可能向前、向后或向侧方移位,使脚部呈现不自然的内翻或外翻状态。触摸时可感知骨头错位,与健侧对比差异显著。
3、肿胀淤血
关节周围血管破裂会导致快速肿胀,通常在伤后几分钟内出现,24小时内达到高峰。皮下出血形成淤青,可能从踝部蔓延至足背或脚跟。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严重时皮肤发亮并出现张力性水疱。
4、活动受限
由于关节结构破坏和疼痛反射,患者主动或被动活动均受限。无法完成背屈、跖屈或旋转动作,尝试活动可能听到弹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松动感,提示伴随韧带完全断裂。
5、感觉异常
脱臼骨头可能压迫神经,导致足部麻木、刺痛或烧灼感。常见于腓浅神经或胫神经分布区域,如足背或足底。若出现进行性感觉丧失或肌力下降,需警惕神经血管损伤等紧急情况。
发生脚踝脱臼后应立即制动并用软枕抬高患肢,避免热敷或揉搓。就医前可用弹性绷带临时固定但不要强行复位,防止二次损伤。确诊需通过X线或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合并骨折。康复期需遵医嘱进行渐进性负重训练,使用护踝支具保护关节稳定性。日常应选择防滑鞋具,运动前充分热身,加强踝周肌群力量练习以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