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走路跟腱疼

2856次浏览

走路跟腱疼可能与跟腱炎、跟腱滑囊炎、跟腱断裂、足底筋膜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跟腱炎

跟腱炎是跟腱反复受力导致的慢性损伤,常见于运动量突然增加的人群。表现为跟腱部位钝痛或刺痛,晨起或久坐后起步时疼痛明显。可通过超声波治疗缓解炎症,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控制疼痛。急性期需减少跑跳活动,穿有缓冲功能的运动鞋。

2、跟腱滑囊炎

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因摩擦过度发生炎症,多见于鞋帮过硬或长期爬坡的人群。典型症状为跟腱上方局部红肿热痛,按压时有囊性感。治疗需穿刺抽液并注射糖皮质激素,配合微波理疗。日常应避免穿高跟鞋,使用硅胶足跟垫减轻压力。

3、跟腱断裂

跟腱完全或部分断裂多发生于爆发性起跳动作时,患者常听到啪的断裂声。表现为突发剧痛、无法踮脚,跟腱部位可触及凹陷。需通过核磁共振确诊,完全断裂需手术缝合,术后石膏固定4-6周。康复期需逐步进行踝关节背伸训练。

4、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与跟骨连接处发生劳损性炎症,晨起第一步疼痛最剧烈。可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改善血液循环,夜间佩戴足踝支具保持筋膜拉伸。建议选择足弓支撑鞋垫,避免赤脚行走。急性期可冰敷缓解疼痛。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跟腱周围引发急性炎症,常伴局部皮肤发红发热。需通过血尿酸检测确诊,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片抑制炎症,配合苯溴马隆片促进尿酸排泄。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运动前充分热身并逐步增加强度,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避免在坚硬路面长时间行走,可进行提踵训练增强小腿肌肉力量。出现持续疼痛时应暂停运动,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切勿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症状。恢复期可进行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但急性炎症期禁用热敷。

相关推荐

鼻子痒总是打喷嚏流鼻涕怎么回事
鼻子痒总是打喷嚏流鼻涕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感冒、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窦炎、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等方式缓解症状。
外阴毛囊炎用什么药
外阴毛囊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药物。外阴毛囊炎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常表现为红肿、疼痛或脓疱。
锻炼后膝盖疼痛怎么办
锻炼后膝盖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运动损伤、骨关节炎、滑膜炎、韧带损伤、髌骨软化症等原因引起。
40岁白头发是什么原因
40岁出现白头发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压力、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主要有遗传性白发、精神性白发、营养缺乏性白发、疾病相关性白发、氧化应激性白发等类型。
夜里面手心和脚心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夜里面手心和脚心热可能与阴虚火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