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产妇分娩前几天的征兆
经产妇分娩前几天的征兆主要有胎头下降感、不规律宫缩、见红、阴道分泌物增多、胎动减少等。这些表现与初产妇相似,但经产妇产程进展往往更快,需提高警惕。
1、胎头下降感
胎儿先露部入盆后,孕妇会自觉上腹部压迫感减轻,呼吸较前顺畅,进食量增加。部分经产妇可能伴随耻骨联合处酸胀感或尿频加重。此时胎头固定,宫颈逐渐软化,为临产做准备。建议记录胎动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负重活动。
2、不规律宫缩
分娩前1-2周可能出现假性宫缩,表现为下腹间歇性发紧或轻微疼痛,持续时间短且强度不一,夜间明显而晨间缓解。经产妇因产道松弛,此类宫缩更易被忽视。若宫缩频率增至10分钟1次或伴腰骶部放射痛,需考虑进入临产状态。
3、见红
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排出少量黏稠血性分泌物,多在分娩前24-48小时出现。经产妇见红后产程启动较快,部分可能在数小时内破水。需区分鲜红色出血与见红,前者可能提示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
4、阴道分泌物增多
孕激素水平下降促使宫颈黏液栓排出,表现为透明或淡黄色分泌物增加。经产妇因既往分娩史,宫颈扩张速度可能加快,需注意是否混有羊水。若分泌物呈持续性水样,应警惕胎膜早破,可使用pH试纸检测确认。
5、胎动减少
胎儿入盆后活动空间受限,胎动幅度减小但频率不应低于每2小时6次。经产妇腹壁松弛更易感知胎动变化,若12小时内胎动不足10次或突然剧烈后停止,需立即排除胎儿窘迫。建议侧卧位计数胎动,避免仰卧位导致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经产妇应提前准备好待产物品,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异常出血时须立即就医。分娩前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轻度活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以防胎儿过大。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有助于缓解产痛,心理上需克服对急产的焦虑,与医护人员充分沟通分娩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