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H2受体拮抗剂及碱性抗酸剂等,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症。
1、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能抑制胃酸分泌,是反流性食管炎的核心治疗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钙吸收,骨质疏松患者需谨慎。服药期间避免与氯吡格雷联用,可能降低抗血小板效果。
2、促胃肠动力药
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可加速胃排空,减少反流发生。需餐前15-30分钟服用,心律失常患者禁用多潘立酮。可能出现腹泻或腹痛等不良反应,症状持续应停药就医。
3、黏膜保护剂
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混悬凝胶能在食管黏膜形成保护层,缓解烧心症状。铝剂可能引起便秘,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硫糖铝需空腹服用,避免与质子泵抑制剂同时使用。
4、H2受体拮抗剂
法莫替丁片、雷尼替丁胶囊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夜间酸突破时可作为补充治疗。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受性,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性胃酸增多。老年患者需调整剂量。
5、碱性抗酸剂
氢氧化铝凝胶、碳酸氢钠片可快速中和胃酸,但作用短暂仅用于临时缓解。含铝制剂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碳酸氢钠可能引起碱中毒,心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避免高脂饮食、巧克力、薄荷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进食后2小时内保持直立位,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避免紧身衣物增加腹压,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黏膜愈合情况,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预警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