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痛经是什么原因
经常痛经可能与遗传因素、前列腺素分泌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腺肌病等因素有关。痛经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遗传因素
母亲或姐妹有痛经史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痛经症状。这类原发性痛经多从初潮后1-2年开始,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缓解。建议保持规律作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热敷缓解疼痛。
2、前列腺素分泌异常
子宫内膜分泌过量前列腺素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引发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经血中血块较多。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3、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子宫外,经期时这些组织也会出血刺激周围神经。疼痛多从经前1-2天开始,可能放射至腰背部。确诊后可使用炔诺酮片、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
4、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器官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会导致经期盆腔充血加重。常伴有白带异常、性交痛等症状。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
5、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腺体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增大变硬。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经量明显增多。治疗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或进行子宫切除术。
建议痛经患者经期注意保暖,避免生冷饮食,可适量饮用姜茶缓解症状。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经期剧烈运动。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情况有助于医生诊断。若疼痛严重影响生活或伴随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可进行盆底肌锻炼,选择舒适透气的卫生用品,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减轻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