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什么病啊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疼痛。
1、病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激活,沿感觉神经扩散至皮肤。诱发因素包括年龄增长、疲劳、创伤、恶性肿瘤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病毒复制导致神经炎症和皮肤损害,引发特征性皮疹与神经痛。
2、症状
典型表现为单侧带状分布的簇集性水疱,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或头面部。发疹前2-3天可有局部灼热、刺痛等前驱症状。水疱逐渐浑浊结痂,病程2-4周。急性期疼痛明显,部分患者遗留顽固性神经痛。特殊类型包括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等,可能引起角膜炎、面瘫等并发症。
3、诊断
根据特征性皮疹和疼痛症状即可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行病毒DNA检测或血清学检查。需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等鉴别。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播散性感染,需评估内脏受累情况。老年患者或特殊部位皮疹建议完善血常规等基础检查。
4、治疗
抗病毒药物应在发疹72小时内使用,常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颗粒。疼痛管理可选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或局部利多卡因贴剂。严重病例需静脉给药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眼部和耳部受累需专科处理。
5、预防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和减轻症状。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避免接触未患水痘的孕妇和婴幼儿。皮疹结痂前需隔离,衣物毛巾煮沸消毒。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
带状疱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避免抓挠水疱。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急性期保持皮疹干燥,结痂后可使用保湿剂。遗留神经痛者可尝试物理治疗或针灸。50岁以上人群建议接种疫苗,出现疑似症状尽早就医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