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手术后可以下地活动吗
髌骨骨折手术后能否下地活动需根据骨折愈合程度决定,术后早期通常不建议负重活动,康复中后期可逐步恢复行走。
髌骨骨折术后1-4周内需严格避免患肢负重,此时骨折端尚未形成稳定骨痂,过早下地可能导致内固定失效或骨折移位。患者需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辅助移动,保持膝关节伸直位制动,日常活动以床上踝泵训练和直腿抬高为主。术后4-8周经X线复查显示骨折线模糊后,可在支具保护下开始部分负重训练,从10-15公斤逐步增加至体重的三分之一,同时配合膝关节屈曲度恢复训练。术后8-12周骨折临床愈合后,可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但需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此阶段应重点加强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平衡能力练习。若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伤口感染或持续肿胀疼痛,则需延长制动时间直至并发症控制。
少数采用微创张力带固定的简单骨折患者,若术中固定牢固且术后无并发症,可能在2-3周后提前开始保护性负重。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或粉碎性骨折病例,负重时间可能需延长至12周以上,具体需通过定期影像学评估调整。儿童患者因骨愈合速度快,通常可比成人提前1-2周进入负重阶段,但仍需严格遵循医嘱。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足量牛奶、鸡蛋及瘦肉促进骨痂形成,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康复训练需在专业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步过渡到主动抗阻训练。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洗澡时使用防滑垫,上下楼梯时扶扶手。术后3个月内避免深蹲、跪姿等增加髌骨压力的动作,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进度。若发现患肢肿胀加剧、皮肤温度升高或突发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