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应该看哪个科室
低血压患者建议优先就诊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低血压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
1、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处理血压异常的首选科室。低血压若伴随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可能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心律失常或血管张力异常有关。医生会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因。对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倾斜试验。
2、内分泌科
内分泌科主要排查激素相关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代谢减慢引发低血压,需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能引起醛固酮分泌不足,导致血容量减少。糖尿病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时也需内分泌科干预。
3、神经内科
当低血压与神经系统症状相关时可就诊神经内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常见病因,表现为体位变化时血压调节异常。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血压调节障碍,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
4、血液科
严重贫血引起的低血压需血液科诊治。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输出增加但血压仍偏低。医生将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贫血类型,并给予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
5、急诊科
突发严重低血压伴意识障碍需立即急诊处理。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急症会导致血压急剧下降,需急诊科进行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抢救措施。这类情况可能危及生命,不可延误就医。
低血压患者日常应注意缓慢改变体位,避免突然起立;增加水和盐分摄入有助于扩充血容量;穿着弹力袜可改善下肢血液回流;规律锻炼能增强血管张力;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高温环境;饮食中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