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咬合痛的原因是什么
根管治疗后咬合痛可能与牙周膜损伤、根尖周炎症、咬合高点、牙隐裂或根管超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咬合不适、自发痛或叩击痛等症状。
1、牙周膜损伤
根管治疗中器械操作可能造成牙周膜机械性损伤。轻微损伤表现为短暂咬合敏感,一般3-5天可自行缓解。建议避免患侧咀嚼,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2、根尖周炎症
根管内残留感染物质可能引发根尖周组织炎症反应。常伴随患牙浮出感及持续性钝痛,X线片可见根尖区透射影。需进行根管再治疗,配合使用甲硝唑片和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感染。
3、咬合高点
修复体过高导致咬合创伤。表现为特定咬合位点锐痛,可通过咬合纸检查确认。需调磨修复体至正常咬合关系,必要时重新制作修复体。
4、牙隐裂
治疗过程中可能引发未被发现的牙体裂纹。典型症状为咀嚼时撕裂样疼痛,可通过染色法或显微镜确诊。隐裂较深时需行全冠修复,严重者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5、根管超填
充填材料超出根尖孔刺激周围组织。可能引起长期咬合痛伴局部肿胀,需通过锥形束CT评估超填程度。轻度超填可观察随访,严重者需手术取出超填材料。
根管治疗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牙区域,避免进食过硬或过黏食物。术后1周内建议进软食,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肿胀、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复诊。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维护牙齿长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