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感觉外阴肿胀怎么了
月经期间感觉外阴肿胀可能与激素波动、局部充血、卫生用品刺激、外阴炎或前庭大腺囊肿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激素波动
月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盆腔及外阴血管扩张,引起局部组织轻度水肿。通常表现为对称性肿胀,无皮肤破损,月经结束后自行缓解。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不适。
2、局部充血
经期子宫内膜脱落时,盆腔血液循环加速可能引发外阴静脉丛淤血。常见于久坐或穿紧身裤的女性,伴随轻微坠胀感。建议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每2小时起身活动。
3、卫生用品刺激
卫生巾摩擦或过敏可能造成接触性皮炎。表现为使用部位红肿、刺痒,严重时出现丘疹。需更换低敏型卫生巾,必要时使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4、外阴炎
经期免疫力下降易诱发细菌性外阴炎,多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典型症状为肿胀伴灼痛、异常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或克霉唑乳膏。
5、前庭大腺囊肿
腺管阻塞可能导致单侧外阴肿块,继发感染时疼痛明显。急性期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
经期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剂。选择无香型卫生巾并每4小时更换,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出现持续肿胀、溃烂或发热时,应立即到妇科就诊。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黏膜抵抗力,经期前后减少辛辣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