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什么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指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导致的股骨头血供障碍、骨细胞死亡及结构塌陷的病理过程。主要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股骨头血供受损、骨代谢异常、骨内压增高、骨质疏松等因素。
1、糖皮质激素使用史
长期使用泼尼松片、地塞米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是主要诱因。这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脂肪细胞增生等机制影响股骨头微循环。患者通常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需激素治疗的病史,早期表现为髋部隐痛,后期可能出现跛行。治疗需逐步减少激素用量,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预防骨质流失。
2、股骨头血供受损
激素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微血栓形成,阻断股骨头营养血管供血。这与凝血功能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患者可能伴随高脂血症。磁共振检查可见骨髓水肿和坏死灶。改善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注射液可能有助于延缓进展,但需联合减压手术。
3、骨代谢异常
激素干扰钙磷代谢和维生素D合成,导致骨重建失衡。患者可能出现血钙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等生化改变,X线显示骨小梁稀疏。需补充碳酸钙D3片和骨化三醇胶丸,并监测骨密度变化。日常需增加日照时间促进维生素D合成。
4、骨内压增高
骨髓脂肪变性及水肿可致骨内压升高,进一步压迫血管加重缺血。表现为静息痛和夜间痛加剧,骨扫描显示核素浓聚。核心减压术能有效降低压力,术后需配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修复。避免负重行走可减轻症状。
5、骨质疏松
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使股骨头机械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塌陷。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可评估骨质情况,患者易发生病理性骨折。除抗骨质疏松药物外,需使用髋关节保护支具,严重塌陷时需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确诊后应严格控制激素使用剂量,定期进行髋关节磁共振检查。早期可通过高压氧治疗改善缺氧状态,每日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度训练。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推荐牛奶、鱼肉及深绿色蔬菜。戒烟戒酒以维持血管功能,体重超标者需逐步减重降低关节负荷。出现持续性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诊评估手术指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