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胃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嗳气等,治疗方式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1、上腹疼痛
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隐痛或灼痛,疼痛多与进食相关,空腹时可能加重。胃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急性胃炎疼痛较剧烈,慢性胃炎多为持续性隐痛。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胃黏膜保护剂缓解症状。
2、腹胀
胃排空功能减弱导致食物滞留,产生气体引起腹胀感。炎症影响胃蠕动功能,患者常感觉饭后饱胀不适。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动力。
3、恶心呕吐
胃黏膜受刺激时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恶心感,严重时可出现呕吐。急性胃炎呕吐物可能含黏液或血丝,慢性胃炎多在晨起时干呕。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黏膜刺激。
4、食欲减退
炎症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出现早饱感。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引起体重下降,需排除胃溃疡等并发症。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粥、面条等食物,配合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
5、嗳气
胃内气体通过食管反流产生嗳气,常伴口腔酸苦味。贲门功能失调时症状加重,需避免碳酸饮料。枸橼酸铋钾胶囊可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反流。
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过冷过热食物,戒烟限酒。急性发作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加重症状。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呕血、黑便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