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原因有哪些
哮喘可能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1、遗传因素
哮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哮喘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这类患者通常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基因变异,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对刺激异常敏感。治疗需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配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日常应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定期监测肺功能。
2、过敏原暴露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刺激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引发气道炎症和支气管痉挛。患者常伴过敏性鼻炎或湿疹,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哮鸣音。除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可遵医嘱使用孟鲁司特钠片抗炎,或奥马珠单抗注射液进行脱敏治疗。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
3、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可损伤气道上皮,加重炎症反应。患者多见发热伴喘息,痰液粘稠。急性期需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缓解痉挛,感染控制后继续规范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注意气候变化时加强防护,接种流感疫苗。
4、空气污染
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可激活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导致氧化应激损伤。长期暴露者易出现晨间咳嗽、运动后喘息。建议雾霾天减少外出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必要时短期加用茶碱缓释片改善症状。职业性哮喘患者需调离暴露环境。
5、药物因素
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能诱发药源性哮喘,机制与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相关。典型表现为用药后突发呼吸困难,可危及生命。确诊后应终身禁用相关药物,备好肾上腺素笔应急。对必须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改用卡维地洛片等选择性较低药物。
哮喘患者应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发作诱因和用药反应。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选择游泳、太极等温和运动增强心肺功能。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外出佩戴防霾口罩。建议每3-6个月复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