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什么病
胰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或腺泡细胞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早期转移倾向。
1、发病机制
胰腺癌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积累有关,KRAS、CDKN2A等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异常增殖。长期慢性胰腺炎造成的微环境改变可能促进癌变,胰管上皮在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易出现异型增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促生长作用参与发病。
2、高危因素
吸烟可使患病风险增加2-3倍,烟草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肥胖人群的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促进肿瘤发展。职业接触石油衍生物等化学物质可能增加患病概率。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非典型多痣黑色素瘤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患者需特别警惕。
3、病理特征
导管腺癌占全部病例的85%-90%,肿瘤细胞可形成不规则腺管结构。腺泡细胞癌较为罕见,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排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生长相对缓慢。肿瘤常侵犯邻近血管和神经,早期即可通过淋巴和血行转移至肝脏、腹膜等部位。
4、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隐痛,疼痛常向腰背部放射。胰头癌患者可因胆总管受压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肿瘤消耗导致体重明显下降,部分患者伴有新发糖尿病。晚期可出现腹腔积液、肠梗阻等转移相关症状。
5、诊断治疗
增强CT可显示胰腺占位病变及血管侵犯情况,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能获取病理标本。CA19-9等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病情监测。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手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胰头癌。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常用化疗方案,靶向治疗药物如厄洛替尼可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戒烟限酒可降低患病风险。出现不明原因上腹痛、黄疸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就诊,高危人群可考虑定期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治疗期间需注意营养支持,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按医嘱完成规范化疗和随访。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