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听力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听力下降可能由遗传因素、耳部感染、耵聍栓塞、噪声暴露、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听力下降与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有关,如GJB2基因突变可导致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类患儿出生后即可出现听力障碍,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或语言发育迟缓。家长需关注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若未通过需进一步做基因检测。确诊后可考虑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
2、耳部感染
急性中耳炎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可出现耳痛、耳闷、发热等症状,鼓膜充血膨隆时可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治疗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反复发作可能形成分泌性中耳炎,需行鼓膜置管术。
3、耵聍栓塞
外耳道耵聍积聚过多可能完全阻塞耳道,造成突发性传导性听力下降。患儿表现为单侧耳闷、耳鸣,可能伴有轻微耳痛。家长切勿自行掏耳,应带孩子到耳鼻喉科由专业医生用耵聍钩或生理盐水冲洗取出。平时避免用棉签过度清洁外耳道。
4、噪声暴露
长时间接触超过85分贝的噪声可能损伤耳蜗毛细胞,如经常佩戴耳机、接触鞭炮声等。这种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早期表现为高频听力受损,逐渐发展为全频下降。家长需控制儿童使用耳机音量不超过60%,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必要时佩戴降噪耳塞防护。
5、药物副作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链霉素注射液等具有耳毒性,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不可逆听力损伤。化疗药物顺铂注射液也可能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用药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听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家长应定期监测儿童听力发育情况,避免让儿童接触过大噪声,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洗澡时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对于已出现听力下降的儿童,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避免头部外伤,按医嘱定期复查听力。学龄期儿童可申请教室前排座位,必要时配合使用助听设备保障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