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吐血怎么回事
化疗后吐血可能与消化道黏膜损伤、血小板减少、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需立即就医处理。化疗药物可能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或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1、消化道黏膜损伤
化疗药物如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可能破坏消化道黏膜屏障,引发黏膜糜烂或溃疡。患者常伴随上腹灼痛、黑便等症状。治疗需暂停化疗并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康复新液等黏膜保护剂,严重时需静脉营养支持。
2、血小板减少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会引起血小板计数下降,当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常见牙龈渗血、皮肤瘀斑伴随呕血。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并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刺激血小板生成。
3、胃溃疡加重
既往有胃溃疡病史者,化疗可能诱发溃疡面出血。特征为呕咖啡样物伴柏油样便。需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配合凝血酶冻干粉局部止血,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
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肝癌等患者接受化疗时,门静脉高压可能导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表现为鲜红色呕血伴休克症状。需紧急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并行内镜下套扎或组织胶注射治疗。
5、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化疗方案会影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功能,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治疗需静脉补充新鲜冰冻血浆,严重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
化疗后吐血属急症,患者应立即禁食平卧,家属需记录出血量及性状,转运时保持头侧位防止误吸。后续治疗需调整化疗方案,加强营养支持,选择肠内营养粉剂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粗糙、过热饮食刺激消化道。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预防再次出血。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诊断癌症和明确癌症有什么不同
- 2 癌症对癌症患者有哪些作用?
- 3 癌症是怎么得的
- 4 癌症是怎么形成的
- 5 得癌症怎么引起的
- 6 怎么不得癌症
- 7 得的是不是癌症
- 8 癌症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