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白塞氏病

发布时间:2020-11-2061141次浏览

白塞氏病,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因土耳其眼科医生Hulusi Behcet 1937年首先报道而得名。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口腔粘膜溃疡以及眼、生殖器、皮肤病损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几乎累及每一病例。其中,以口腔溃疡为最基本的病损,发生率达100%。关节以及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的病变,虽发生概率较小,但后果严重,可危及生命。本病在地中海沿岸、中东及远东地区(日本、朝鲜、中国)发病率较高,20-40岁男性多见。在英美等国女性患者比例较高。祖国医著对本病类似症状的描述始见于后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集于《金匮要略》中。因病症繁多、变幻莫测,犹如“狐疑惑乱”而名为“狐惑病”。

本病以先后出现多系统多脏器病损,且反复发作为特征。依照出现的概率大小,可分为常见体征和少见体征。前者包括口腔、生殖器、皮肤、眼等症状,后者包括关节、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病变。关于白塞氏病的诊断标准,多年来众说纷纭。1990年白塞氏病国际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为:以复发性口腔疡为基础,加以下任意两项即可确诊:①复发性生殖器溃疡。②眼疾(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③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等)。④皮肤针刺反应阳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