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脚肿怎样消肿
骨折后脚肿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消肿、压力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肿胀通常由局部出血、炎症反应、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引起。
1、抬高患肢
将患肢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建议在卧床时用枕头垫高足部,坐位时用脚凳支撑。每日保持抬高姿势12-16小时,避免长时间下垂。注意观察肢体末端颜色和温度变化。
2、冷敷热敷交替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可收缩血管减少渗出。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产物吸收。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3、药物消肿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七叶皂苷钠片减轻组织水肿,迈之灵片促进静脉回流。外用药可选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肝素钠乳膏局部涂抹。禁止自行服用利尿剂。
4、压力治疗
使用弹性绷带从足趾向近心端缠绕,压力梯度递减。或穿戴医用弹力袜,选择20-30mmHg压力等级。每日穿戴8-10小时,夜间去除。皮肤破损、动脉缺血患者禁用。
5、康复训练
骨折稳定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每小时做20-30次。2周后增加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4周后开始负重训练,从10%体重逐步增加。所有训练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饮食上需保证每日2000ml饮水量,限制钠盐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含钾的香蕉。蛋白质摄入量增至1.2-1.5g/kg体重,优选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康复期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发紫、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