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过敏性鼻炎该注意什么
过敏性鼻炎患儿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环境清洁、规范用药、增强体质及定期随访。过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非感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及清水样涕。
1、避免过敏原
家长需明确并减少患儿接触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每周用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材质寝具,避免铺设地毯或毛绒玩具。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宠物毛发过敏者建议隔离饲养。
2、环境清洁
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每日通风30分钟以上,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颗粒物。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卧室避免摆放开花植物,衣物晾晒后拍打去除附着花粉。
3、规范用药
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颗粒。鼻腔冲洗可选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每日1-2次帮助清除过敏原。禁止自行增减药量或长期使用减充血剂。
4、增强体质
保证每日维生素C摄入,适量食用苹果、西蓝花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逐步进行冷水洗脸等耐寒训练,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中医调理可尝试玉屏风颗粒等扶正固本类药物,需经中医师辨证使用。
5、定期随访
每3个月复查鼻内镜评估黏膜状态,过敏原检测建议每年复查1次。记录症状日记包括发作诱因、持续时间及用药效果。若出现持续头痛、嗅觉减退或睡眠呼吸暂停需及时转诊耳鼻喉科。
患儿饮食宜清淡,避免冰冷或辛辣食物刺激黏膜。每日保证10小时睡眠,睡前1小时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家长可指导孩子正确擤鼻方法,单侧交替进行避免中耳炎。外出携带应急药物,学校需备用药记录卡。坚持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但泳池氯气可能诱发症状,建议选择室外场馆并佩戴鼻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