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怎么办
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保持休息、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呕吐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感染、晕动病、妊娠反应、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呕吐后需暂停进食2-4小时,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尝试少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若无再次呕吐,可逐步进食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或高糖食物刺激胃肠黏膜。24小时后逐渐过渡到馒头、面条等低纤维软食,分5-6次少量进食。
2、补充水分
每次呕吐会导致100-200毫升体液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散(Ⅲ)或自配糖盐水。每10分钟饮用5-10毫升液体,持续6-8小时,保持尿量每小时30毫升以上。若出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应立即就医。
3、保持休息
呕吐时建议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防止误吸呕吐物。保持环境安静通风,避免强烈光线或气味刺激。急性期需卧床休息12-24小时,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配合热敷上腹部缓解胃肠痉挛。
4、使用药物
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排空,甲氧氯普胺片能抑制延髓呕吐中枢,蒙脱石散可吸附消化道毒素。妊娠期呕吐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片,晕动病可选用苯海拉明片。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3天,症状未缓解需停药就医。
5、就医治疗
若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伴持续腹痛、高热、意识模糊等症状,需急诊排除肠梗阻、脑膜炎等急症。儿童呕吐超过12小时、成人超过24小时无缓解,或出现脱水征象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
呕吐后恢复期应保持饮食清淡1-3天,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嫩豆腐等。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生姜红糖水缓解胃部不适。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饭后30分钟内不宜平卧。若反复发作呕吐,建议记录呕吐频率、诱因及伴随症状,就诊时供医生参考。注意餐具消毒,处理呕吐物时佩戴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