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糖尿病足可能出现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糖尿病足主要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引起,表现为足部感觉减退、伤口愈合困难、反复感染等症状。
1、足部溃疡
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因摩擦、压迫或轻微外伤形成溃疡。溃疡多发生于足底、足趾等受力部位,初期可能仅有皮肤破损,随着病情进展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溃疡创面常伴有渗出液,周围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康复新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等药物促进创面愈合,同时配合清创换药。
2、严重感染
糖尿病足溃疡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恶臭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蜂窝织炎、骨髓炎等深部组织感染。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严重感染可能需要静脉用药。
3、坏疽
糖尿病足患者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液供应不足,组织缺血缺氧可引发干性坏疽或湿性坏疽。干性坏疽表现为足趾或足部发黑、干瘪、无渗出;湿性坏疽则伴有腐败组织、恶臭和感染征象。坏疽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清,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或截肢手术。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的盐酸沙格雷酯片、抗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
4、截肢风险
严重糖尿病足患者可能面临截肢风险,尤其是合并难以控制的感染、广泛坏疽或严重缺血时。截肢平面从小趾切除到膝下截肢不等,取决于病变范围和血供情况。截肢后患者需要长期康复训练,适应假肢使用,同时严格控制血糖以预防对侧足部病变。
5、全身并发症
糖尿病足感染可能扩散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全身严重并发症。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入血可导致高热、寒战、血压下降、多器官功能障碍等表现。治疗需要重症监护、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美罗培南、液体复苏等综合措施,病死率较高。
糖尿病足患者需每日检查双足,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赤足行走。发现足部伤口、红肿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处理。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下肢血管和神经检查。适当进行足部运动如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足部损伤。营养均衡,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