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可通过保持良好用嗓习惯、避免刺激因素、增强免疫力、控制胃酸反流及定期检查咽喉等方式预防。慢性喉炎主要由用嗓过度、感染、胃酸反流、过敏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长期未干预可能导致声带病变。
1、科学用嗓
避免长时间高声说话或喊叫,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建议每用嗓1小时休息10分钟,可配合温盐水漱口缓解喉部干燥。日常交流时降低语速和音量,减少声带摩擦。若出现声音嘶哑持续超过2周,建议就医排查声带息肉或结节。
2、远离刺激物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烟雾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直接损伤喉黏膜。减少饮酒,酒精会加重喉部充血。雾霾天气外出佩戴防尘口罩,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粉尘浓度。避免进食过辣、过烫食物,减少喉部黏膜化学性刺激。
3、预防感染
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降低上呼吸道感染概率。勤洗手避免病毒传播,感冒期间尽量禁声休息。慢性鼻窦炎患者需规范治疗,防止脓性分泌物倒流刺激喉部。免疫力低下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或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
4、控制反流
晚餐与睡眠间隔3小时以上,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脂饮食,反流症状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或铝碳酸镁咀嚼片。肥胖者需减重以减少腹压,裤带不宜过紧压迫腹部。
5、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干燥季节使用加湿器。空调房内放置清水盆增加湿度,避免冷风直吹咽喉。职业暴露于粉尘、化学气体者应佩戴专业防护面罩,工作后及时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清洁咽喉。
日常可饮用罗汉果胖大海茶帮助润喉,避免冰饮刺激黏膜。晨起空腹饮用温水滋润咽喉,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若出现咽异物感、持续干咳等症状超过1个月,建议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喉炎急性发作期需禁声休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