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区分月经和血崩
月经和血崩可通过出血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进行区分。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现象,而血崩属于异常子宫出血,可能由妇科疾病或内分泌紊乱引起。
1、出血量
月经出血量通常为20-60毫升,每日更换卫生巾3-5次属于正常范围。血崩则表现为突发性大量出血,单日出血量超过80毫升,可能出现1-2小时浸透整片卫生巾的情况,严重时伴随血块排出。
2、持续时间
正常月经周期持续3-7天,具有规律性。血崩出血时间可能超过7天,或非经期突发大量出血,部分患者会持续出血10天以上。
3、伴随症状
月经可能伴随轻微下腹坠胀或腰酸,但通常不影响日常活动。血崩常合并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悸、面色苍白,部分患者伴有下腹剧痛或发热。
4、周期规律
月经周期为21-35天,前后波动不超过7天。血崩可能表现为周期紊乱,如间隔少于21天的频发出血,或闭经后突发大量出血。
5、病因差异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的生理过程。血崩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或内分泌失调有关,需通过妇科检查、激素检测等手段确诊。
建议女性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情况,使用月经杯或专用计量卫生巾辅助评估出血量。出现异常出血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及时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若单次月经量超过100毫升或持续出血超过10天,需立即就医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可通过短效避孕药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