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女传男通过什么方式
艾滋病女传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是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有无保护性行为、共用注射器、母婴垂直传播、输入污染血液制品、职业暴露等。
无保护性行为是艾滋病女传男最常见的传播方式。病毒可通过阴道分泌物或经血中的HIV病毒,在性行为过程中通过男性生殖器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体内。男男性行为中被动方感染风险更高,但异性性行为中女性传染给男性的概率相对较低。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另一重要传播途径。女性吸毒者若感染HIV,其血液污染的注射器被男性共用时,病毒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造成感染。我国早年部分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发与此密切相关。
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孕期胎盘感染、分娩时产道接触和哺乳传播三种方式。感染HIV的孕妇若未接受阻断治疗,有较高概率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传播风险。
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曾是我国早期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1998年献血法实施和血液筛查技术完善,经输血传播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保持警惕。
医务人员等职业暴露群体也存在感染风险。在为HIV阳性女性进行手术、助产等操作时,若发生针刺伤等意外暴露,需立即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规范使用防护用品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预防艾滋病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孕妇规范产检和抗病毒治疗、使用经过检测的血液制品等。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使用暴露后阻断药物降低感染风险。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拥抱等不会传播HIV病毒,应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与常人相近的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