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发烧会有什么后果
一直发烧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器官功能损伤等后果,严重时可导致高热惊厥或脓毒症。发烧通常由感染、炎症或免疫性疾病引起,需根据病因及时干预。
持续发烧超过3天未缓解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会因出汗过多而失衡,出现口渴、尿量减少、乏力等症状。儿童及老年人更易发生脱水,需密切监测血压和皮肤弹性。若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可能诱发脑细胞损伤,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抽搐,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长期未控制的感染性发热可能进展为脓毒症,伴随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全身炎症反应。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持续低热,可能加速关节或肾脏损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持续发热会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缺血风险。
出现持续发烧时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果蔬为主,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胃肠负担。注意记录体温变化曲线,观察是否伴随皮疹、呕吐、头痛等症状。若发热伴随意识改变、呼吸困难或皮肤瘀斑,须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