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经常染发易患淋巴瘤

29022次浏览

现在,很多女性为了漂亮都喜欢染发烫发,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美丽性感的长发,还能使我们从整体上显得洋气一些、性感一些。专家提醒,经常染发很容易患上淋巴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其具体原因吧。

经常染发或增患淋巴瘤风险

据介绍,目前,我国每年新发淋巴瘤患者约8.4万人,死亡人数超过4.7万人,且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发病率沿海地区高于内陆,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

专家表示,由于恶性淋巴瘤的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所以一些早期表现更值得警惕,如: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胃不舒服欲吐、淋巴结肿大、发热时有好转但经常复发,长期低热、周期性发热,伴有皮痒、多汗、消瘦等。

专家说,淋巴瘤并非绝症。早期霍奇金淋巴瘤80%以上可以治愈,晚期霍奇金淋巴瘤长期生存率也能达到50%以上。由于淋巴瘤多数发生在浅表,若能早期发现肿块或症状,及时进行治疗,预后较好。

发现淋巴瘤三大症状,及早治疗:

症状一、皮肤瘙痒:这是恶性淋巴瘤较特异的表现。局灶性瘙痒发生于病变部淋巴引流的区域,全身瘙痒大多发生于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例。

症状二、发热:热型多不规则,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后者约见于1/6恶性淋巴瘤患者。早期发热者恶性淋巴瘤约占30%~50%,但非霍奇金淋能上能下瘤一般在病变较广泛时才发热。热退时大法淋淳可为本病特征。

症状三、酒精疼痛:约17%~20%恶性淋巴瘤患者,在饮酒后20分钟,病变局部发生疼痛。其症状可早于其他症状及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当病变缓解后,酒精疼痛即行消失,复发时又重现。酒精疼痛的机理不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不排斥您追求漂亮,可是这也要从拥有健康开始出发,若美丽拥有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却失去了保障,这又何必呢?以上是关于经常染发易患淋巴瘤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引起您的重视。最后,祝您健康美丽过一生。

相关推荐

脖子里面有个包会滑动不疼属于癌吗
脖子上,包括在下颌,发现有一个疙瘩、有结节,怀疑是不是得了癌,是不是得了淋巴瘤,什么癌转移了,就特别害怕。一般癌症的包都比较硬,有时比较固定,推不动。另外,癌早期也不疼。另外,摸起表面还有疙疙瘩瘩的,跟边缘界限不清,这个就不好。如果疙瘩很软,也不疼,并且最近发现自己感冒了,喝酒或者牙龈炎、口腔溃疡,这个时候大部分都是炎症。炎症的包摸着是很软的,如果淋巴这个包的软度像嘴唇一样软,就是良性的。如果要像额头一样硬,基本有可能是恶性的。如果像一个鼻尖,有可能是淋巴瘤。淋巴瘤的治疗效果也很好,也就告诉脖子里有个包会滑动,不太疼,这个初步判断问题不是特别大。因为滑动很好,也不疼,但是,也要注意,如果这个包一直在长,肯定就不太好。如果这个包过两天又缩小、消失了,十有八久就是炎症。所以,对于脖子里有个包,如果有明确的原因感染的基础,一般问题不太大。如果要是没有明确病因但持续存在,慢慢在长大,可能就不太好了,提示恶性的可能,建议尽快去看医生,进行相应的检查。
语音时长 01:43

2021-11-05

74757次收听

02:19
淋巴瘤会传染吗
淋巴瘤是一种发生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任何肿瘤本身不具备传染性,所以淋巴瘤不会传染人,不叫传染病。听到肿瘤就害怕,一是自身的恐惧和害怕,二是因为接触较多的是肝炎后引起的肝癌,肝癌不具有传染性,而是肝炎有传染性。所以任何肿瘤包括淋巴瘤在内,本身肿瘤不具备传染性,部分肿瘤的发生是传染病诱导的,传染病的传染会导致肿瘤的发生率增高,所以误认为肿瘤有传染性。出现家族的发生率增高通常是跟遗传基因相关。
淋巴瘤有哪些症状
淋巴瘤有哪些症状呢,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易发现,所以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此了解淋巴瘤早期有哪些症状是相当重要的,下面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淋巴瘤症状有哪些,希望以下内容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淋巴瘤是如何形成的
       淋巴系统在免疫系统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淋巴出现问题,那么侵入到人体的病菌,就不能被杀死,所以,有不少淋巴瘤患者,并不是因为癌症而死去的,而是因为身体免疫力下降,所以患上了其他疾病而失去生命,我们要多了解一下淋巴瘤出现的病理。       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即成淋巴瘤       淋
淋巴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淋巴瘤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恶性肿瘤的一种,患者在发现自己有淋巴瘤迹象的时候要做哪些检查呢,据医生介绍淋巴瘤患者在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首先要做个全身的详细检查,但是针对淋巴瘤自身的特殊性又有着一些针对性的检查,具体有哪些检查方法呢?下面一起看看吧。一,血象:早期一般无特别,贫血见于晚期或合并溶血性贫血者,白细胞除骨髓受累之外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HD常见。二,骨髓象:骨髓未受淋巴瘤侵犯之前,一
03:09
淋巴瘤如何治疗
淋巴瘤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治疗的效果差别很大,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可以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和移植时的辅助治疗。化疗可以结合靶向药物治疗和生物制剂。近年来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很多类型的淋巴瘤的生存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骨髓移植目前也在流行,60岁以下的患者,如果能耐受大剂量化疗可以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从现在的临床观察来看,是有一定疗效的。手术治疗仅限于活组织检查或者是并发症的处理,中药治疗也被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放化疗之后,就更显出了它的疗效。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以结合放化疗,减少化疗的副作用,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同时应用中药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所以我们建议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最佳的方案。
02:44
淋巴瘤瘙痒是怎么回事
皮肤瘙痒是淋巴瘤晚期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双侧腋窝、下脚底、胸部和背部的皮肤瘙痒,且一般不出现明显皮疹,外用止痒药往往没有效果。淋巴瘤重在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皮肤瘙痒是淋巴瘤已经发展为晚期时出现的,我们不能够忽视。有一个患者来看病的时候说他皮肤瘙痒,我仔细观察他的皮肤,没有见到明显皮疹,但是患者就说他皮肤瘙痒,在我们做了相关的检查之后,确诊为淋巴瘤。如果大家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并且皮肤止痒药没有效果,就应该到血液科进行检查,看这种瘙痒是否是由淋巴瘤导致的。中医对治疗这种皮肤瘙痒有一定疗效,中医认为这种瘙痒是湿热阴虚、有热导致的,所以通过中药清热祛湿、滋阴清热,来得到止痒效果。
良性淋巴瘤怎么治疗
良性淋巴瘤需要及时的接受治疗,要不然会恶化成恶性肿瘤,给大家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而现如今治疗良性淋巴瘤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中药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放化疗治疗。其中中药治疗更偏向于辅助治疗,能够帮助大家在其他的方法治疗下快速康复。而大家在选择手术治疗的时候,也需要选择中药辅助治疗。
霍奇金淋巴瘤诊治进展
目前国内外已经普遍使用REAL分类或者使用在此基础上修订的WHO分类。1994年欧美的病理学家和临床学家共同制定了REAL分类,这是一个暂定方案,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2000年WHO的研究组公布了第一版WHO分类之后,2001年又公布了最新版的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将恶性淋巴瘤分为B细胞淋巴肿瘤、T/NK细胞淋巴肿瘤和霍奇金淋巴瘤。这是国际血液学和肿瘤学界的病理和临床学家在以往分类基础上,以病理形态为基础,结合免疫分型、遗传学特征和临床特点对疾病进行综合评估作出的最新分类方法,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这一分型强调了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各自具有独立特点的疾病,而不是一个疾病的概念。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要个体化处理。B细胞肿瘤和T/NK细胞肿瘤将在其它章节讨论,这里不再赘述,本章重点介绍霍奇金淋巴瘤的WHO病理分型。
从哪些方面可以尽早判断是否患有淋巴瘤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表现为乏力、盗汗,短时间内体重下降、反复发烧等症状。更多的病人表现为脖子肿大且肿块不疼不痒持续性增长,所以针对淋巴瘤的症状,患者一旦出现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语音时长 01:46

2018-04-23

62591次收听

良性淋巴瘤是一种什么病
淋巴瘤都是恶性的,不存在良性淋巴瘤。有些淋巴瘤是惰性的淋巴瘤。所谓惰性,就是发展非常缓慢。比如非结节性的套细胞淋巴瘤,认为不需要治疗,可以观察等待。但它仍然是恶性的,只是发展非常缓慢。所以淋巴瘤不存在良性之说。
语音时长 01:10

2018-04-23

50526次收听

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患上淋巴瘤
能够引起淋巴瘤的原因十分复杂,凭借目前仅有的医学技术只发现了部分因素,比如说有EB病毒感染、毒物、化学物质接触史、艾滋病毒等。除此之外,患有其它肿瘤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也有检查出淋巴瘤的可能性。
语音时长 01:04

2018-04-23

59834次收听

白血病是否会遗传给下一代
白血病不是一个遗传性疾病,所以是不存在遗传一说的,但它是一种恶性的肿瘤性疾病,所以它具有肿瘤的易感性,也就是说,如果家族里的亲戚朋友中有人患恶性肿瘤,其下一代得肿瘤的几率会比没有肿瘤的家族发生率要高。
语音时长 01:02

2018-04-23

59079次收听

01:56
淋巴瘤能活几年
淋巴瘤的存活时间并没有办法固定化,具体应根据肿瘤的类型而确定。当面对具体的病例时,自身所形成的一系列治疗、体质情况都是会造成最终生命年限有所不同,有一些可能是三年五载,有一些是十年八年,甚至更久,所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存活几年因人而异。
01:23
淋巴瘤病因有哪些
诱发淋巴瘤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外界的影响,装修、接触化学药品、接触有毒药品,此外还有患者本身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节奏紧张、空气的污染和环境的污染等因素,都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影响,从而诱发淋巴瘤的产生。因此在生活当中,应该尽量远离这些因素,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饮食习惯、环境以及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