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牙磨两边的牙后遗症
镶牙磨两边的牙可能引起邻牙敏感、龋齿、牙髓损伤等后遗症。镶牙通常需要将两侧健康牙齿磨小作为基牙,主要风险包括基牙疼痛、牙釉质损伤、牙龈炎症、咬合紊乱及修复体松动。
1、基牙疼痛
磨除牙体组织可能刺激牙本质小管,导致基牙遇冷热敏感。若磨牙量过大或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牙髓充血,表现为持续性自发痛。此类情况需及时进行脱敏治疗或根管治疗,可遵医嘱使用丁硼乳膏缓解炎症,必要时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垫底保护牙髓。
2、牙釉质损伤
打磨会永久性破坏天然牙釉质层,使牙齿失去最坚硬的保护屏障。釉质缺失后牙齿更易发生着色、磨损,长期可能引发牙体折裂。建议修复后避免咀嚼硬物,定期涂氟强化剩余牙体,使用含氟化亚锡的牙膏辅助再矿化。
3、牙龈炎症
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可能积聚菌斑,刺激牙龈红肿出血。金属冠颈缘可能引发牙龈着色或过敏反应。日常需使用牙线清理邻间隙,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若出现顽固性炎症,需调整修复体边缘或更换全瓷材料。
4、咬合紊乱
修复体高度不当可能改变原有咬合关系,导致颞下颌关节弹响或肌肉疲劳。长期咬合创伤可能引起基牙松动。需通过调磨修复体恢复正常咬合,严重者需重新制作义齿,必要时联合使用咬合板缓解关节症状。
5、修复体松动
基牙预备量不足或粘接剂老化可能导致修复体脱落。反复脱位会加速基牙磨损,增加继发龋风险。发现松动应立即复诊重新粘固,避免自行使用临时粘接剂。全瓷冠脱落时可暂时用聚羧酸锌水门汀临时固定。
镶牙后需每半年复查修复体密合度及基牙健康状况,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桥体下方。避免用修复牙咬硬壳类食物,夜间磨牙者需佩戴颌垫。出现持续疼痛、修复体破损或牙龈溃烂时须及时就诊,延误处理可能导致基牙无法保留而需拔除。日常选用小头软毛牙刷及单束刷清洁基牙邻面,定期进行专业洁治去除龈下菌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