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筋膜炎症状及治疗
急性筋膜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肌肉过度使用、外伤或感染等因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制动患肢,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减少筋膜牵拉。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建议持续制动3-5天至疼痛明显缓解。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疼痛。严重者可短期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3、物理治疗
疼痛缓解48小时后可开始冷热交替敷贴,后期采用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促进筋膜修复。每日进行15-20分钟低频电刺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康复训练
症状减轻后逐步开展被动牵拉和等长收缩训练,2周后加入抗阻练习。注意训练强度以不诱发疼痛为度,每周递增10%负荷。
5、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可考虑筋膜切开减压术或射频消融术。术后需配合4-6周系统性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日常应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建议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运动后及时进行筋膜放松。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含硫氨基酸的鸡蛋,有助于结缔组织修复。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发热,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