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牙龈炎有哪些症状
增生性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增生肥大等症状。增生性牙龈炎通常由菌斑刺激、内分泌变化、药物因素、遗传因素、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
1、牙龈红肿
牙龈红肿是增生性牙龈炎的早期症状,表现为牙龈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的菌斑堆积有关,菌斑中的细菌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反应。日常需加强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若红肿持续加重,需就医排除白血病等全身性疾病。
2、牙龈出血
患者在刷牙或咀嚼食物时易出现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有夜间渗血。出血与牙龈毛细血管扩张、组织脆性增加有关,常见于青春期、妊娠期等激素水平波动时期。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可短期应用丁硼乳膏局部消炎止血。
3、牙龈增生
牙龈组织呈现结节状或弥漫性增生,严重时可覆盖部分牙冠。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硝苯地平等药物可能引发药物性牙龈增生,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也会导致类似表现。轻度增生可通过龈上洁治改善,重度病例需行牙龈成形术切除多余组织。
4、口腔异味
由于增生牙龈形成深牙周袋,食物残渣和细菌代谢产物堆积会产生明显口臭。可能伴随牙龈溢脓、牙齿松动等牙周炎症状。需定期进行超声波洁牙,配合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厌氧菌感染。
5、牙齿移位
长期未治疗的增生牙龈可能推挤牙齿导致牙列不齐,常见于前牙区。这种情况多与遗传性牙龈纤维增生症相关,需通过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必要时正畸治疗恢复咬合关系。
增生性牙龈炎患者应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限制高糖饮食摄入。妊娠期女性需加强产前口腔检查,长期服药者应定期监测牙龈状态。对于持续增生的病变,建议尽早就诊口腔牙周科,通过组织活检排除肿瘤性病变。术后需维持良好的菌斑控制,防止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