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旁边有个疙瘩怎么办
乳房旁边出现疙瘩可通过触诊观察、乳腺超声检查、穿刺活检、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疙瘩可能与乳腺增生、纤维腺瘤、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乳腺癌等因素有关。
1、触诊观察
触摸疙瘩时注意其大小、硬度、活动度及是否伴随疼痛。生理性乳腺增生形成的疙瘩通常质地柔软且随月经周期变化,无须特殊治疗,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复查。若疙瘩持续存在超过2个月或快速增大,需进一步检查。
2、乳腺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疙瘩的形态、边界及血流信号。乳腺纤维腺瘤多表现为圆形低回声团块,边界光滑,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真空旋切术处理。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开月经期以获得更准确结果。
3、穿刺活检
对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疙瘩需行空心针穿刺或细针抽吸活检。乳腺癌病灶活检可见异型细胞巢,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活检后需加压包扎24小时防止血肿形成。
4、药物治疗
乳癖消片可用于缓解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性疙瘩,逍遥丸帮助调节内分泌失调,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的皮脂腺囊肿。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5、手术切除
直径超过3厘米的纤维腺瘤或反复发炎的皮脂腺囊肿建议手术切除。乳腺癌根治术需同步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需进行放疗或靶向治疗。术后7-10天拆线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日常应选择无钢圈透气文胸减少局部压迫,每月月经结束后第3天进行乳房自检,采用指腹螺旋式触摸全乳及腋窝区域。饮食注意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适量增加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钼靶检查,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35岁开始筛查。发现疙瘩增长迅速、皮肤橘皮样变或乳头溢血时须立即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