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伤口感染溃烂怎么办

61999次浏览

伤口感染时,这是需要多注意的,平时一旦受伤,一定要多注意尽量别发生感染的情况。伤口感染时,患者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比如肿胀、发热、淋巴感染等等。伤口感染到后期,如果不及时缓解,很可能会出现皮肤溃烂的情况,皮肤一旦溃烂,就比较棘手,难以处理,那么伤口感染溃烂怎么办才好?

1、积极治疗
  如果伤口感染比较严重,出现一定的皮肤溃烂,这时候一定要考虑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采取针对性的处理。首先,要尽快清除伤口溃烂比较严重的坏死组织以及渗出液,这是处理伤口溃烂的第一步。其次,坏死组织清除后,要考虑下一步的换药工作。

2、定期换药
  存在伤口感染的患者要注意换药,如果自己换药不方便,建议还是选择在医院换药,这是比较妥当的。医院换药比较专业,会减少进一步的感染。
  3、按时服用药物
  伤口溃烂的患者最好还是服用一些抗菌、抗感染的药物,抗炎、抗感染的药物服用有助于治疗,更好的恢复。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尽量不要盲目用药。用药前要多咨询医生的意见,因为炎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伤口溃烂的位置、面积、大小来做综合判断。

4、护理工作
  伤口溃烂的患者要注意做好自己的一般护理工作,平时尽量少碰水。可以的话,能不碰水就不碰水。其次,伤口溃烂的患者要注意休息情况,如果伤口感染位置比较尴尬,最好还是躺床休息比较重要。饮食这一块需要关注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这类食物吃多了不利于身体的后期恢复。

相关推荐

皮试时间超过多久需要重新做
在注射部分头孢菌素或者注射青霉素等药物之前,都应该进行皮肤的试敏试验,以来确定病人是否对此类药物过敏。一般如果停止使用一种药物72小时以上需要重新来做实验。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换了一种新的批号,或者换了不同厂家的药物,理论上来讲,不论多长时间,都需要重新来做一遍皮试试验,以免存在交叉过敏或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可能。头孢菌素需要做试验的药物,多数像二代头孢、三代头孢都需要做试敏实验,但是有少部分的头孢类药物是不需要做试敏试验的,像比如头孢曲松,或者其他的一些头孢类药物,可以不做试敏试验,这根据药物的说明书来确定。在医院的时候,一般医生会根据每种药物的特点,会确定是否需要来做一个药敏实验。如果药敏实验是阳性的患者,药物应用的风险就非常高,就建议更换头孢类的或者青霉素类的药物,再换一种头孢类的药物或者青霉素来做试验,如果仍然呈阳性,可以考虑更换其他类的抗生素,这样避免因为过敏反应或者是其他的不良反应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能够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性,这个是临床操作的一个必要步骤。
语音时长 01:53

2021-11-05

89352次收听

拆线后几天能洗澡
一是正常愈合的伤口,一到两天可洗澡,建议淋浴,尽量减少对伤口的再感染的风险的控制。二是拆线是因为有皮下积液或者有积脓、感染、皮下脂肪硬化,拆除缝线以后,一般需长时间去引流伤口,待伤口去慢慢愈合,这种情况拆线以后还是不能洗澡,得需要换药直至伤口愈合,完全愈合以后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时再去洗澡,这样比较妥当。所以,拆线后几天洗澡主要是看伤口的愈合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语音时长 02:15

2021-09-29

70167次收听

02:59
淋巴细胞数偏低说明什么
淋巴细胞数参考值是0.8~4×10^9/L。淋巴细胞数偏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B淋巴细胞缺陷等。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体积最小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和运载抗体,防御病毒感染的作用。淋巴细胞高和淋巴细胞低,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果淋巴细胞比例偏低,很多情况表示患者免疫功能比较低下或因为使用了化疗药引起的,而淋巴细胞偏低,包括有T淋巴细胞低或B淋巴细胞偏低有区别,功能是不同的。
03:10
球蛋白偏高的原因都有哪些
球蛋白偏高的原因:一、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增强,如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癌、活动性结核病、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马蜂蛰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三、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部分恶性肿瘤等。四、肾病综合征、过敏反应、肺炎、丝虫病。五、生理性血清水分减少。球蛋白偏低一般不是很常见,球蛋白偏高一般比较常见。
02:52
全程C反应蛋白高怎么回事
C反应蛋白是目前临床评估炎症或创伤的重要指标。C反应蛋白反应的是细菌感染和组织创伤的情况,所以应用很多,只要考虑是感染,基本上都会查C反应蛋白,也就是CRP。所以对于感染、组织损伤、肿瘤,还有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炎症的疾病,都可以导致CRP的升高。另外,某些肿瘤、心梗也会引起CRP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皮肌炎等疾病,在疾病活动期CRP也会明显升高。因此C反应蛋白的增加,它只是反映了人体内炎症的程度,炎症的类型无法给与准确性的提示。
03:15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区别
血常规的检查,细菌感染大部分都会出现血象升高,也就是都知道的白细胞升高,同时会伴随有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就表明患者是有炎症,这是细菌感染最重要的特点,CRP、PCT细菌感染的时候这些炎症指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感染的越重指标升的就越高。病毒感染的时候白细胞很少升高,一般情况下都是正常的或者白细胞减少。而其他的炎症指标像CRP或者是PCT的升高不明显,但也有一些特殊性个别的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之后会出现例外。
白细胞1.3严重吗
白细胞1.3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通常代表白细胞有明显降低的表现,因为正常的白细胞参考值在4到10乘十的九次方每升,患者的白细胞属于1.3,有严重下降的现象,可能会造成患者机体抵抗力变差,容易出现继发细菌感染。造成白细胞降低的原因有很多,很可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疾病的因素而造成,患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立即前往医院血液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白细胞减少的病因后,再对因进行治疗,不能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15107次收听

白细胞0-2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0-2通常指的是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白细胞会存在于血液当中,但是也有少部分原因,白细胞可能会混入尿液中,从而形成尿液白细胞。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查能够诊断明确,如果尿液中存在有白细胞,数值在0~2左右,这属于正常的状态,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是如果超过了2以上,则断定患者可能存在于炎症性的改变,可能是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引起,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能延误病情。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16246次收听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低如何治疗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一般没有太大临床意义,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是因为白细胞总数减少,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低,可以配合医生针对引起白细胞下降的具体病因,对症治疗原发性疾病。比如某些病人因为患有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或者伤寒、副伤寒,以及刚刚做过大手术或者发生大面积烧伤后,就会引起身体白细胞总数下降,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下降,低于正常值水平。一般不需要专门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只需要治疗原发性疾病,疾控控制后,嗜酸性粒细胞总数也会逐渐升高。某些人如果只是出现白细胞总数下降,引起嗜酸性细胞绝对值低,可以遵医嘱使用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21-05-20

82548次收听

3m9002口罩使用说明
3M9002口罩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过滤率能达到90%;在佩戴时先罩住口鼻,戴上绳带、密合口罩,再进行密合性检查;一个口罩的使用时间是一个工作班,口罩污染、破损、接触患者时应立即更换;这种口罩免保养,不可洗涤,反复使用、不可酒精消毒等。
02:13
病原体感染多久做一次检测
病原体感染后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需立即做检查。感染后进行经验用药治疗患者,可在停药三到五天后进行检查。病原体感染多久做一次检查,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对于已经发现感染的人群应立即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查。在治疗前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详细检查,有助于指导治疗。对于感染后未及时检查而进行经验用药治疗患者,也要在停药三到五天后进行检查,以便指导临床治疗。例如女性HPV检查,如果未感染HPV病毒的已婚已育女性,一般建议一年检查一次,如果HPV感染阳性则应缩短检查周期,一般建议半年或三个月检查一次。由此可见不同检查项目,不同病原的微生物的检查,其检查时间点不同。
血沉偏高怎么办
血沉是红细胞的沉降率,是红细胞在一定时间下沉降的速度,血沉高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一般是炎症感染所导致,明确血沉增高的原因再针对性治疗。血沉偏高要控制体重;少吃盐;少喝酒,补充钙,不要做锻练肌肉的运动,以免血压突然升高。多喝水,做到全面营养,在饮食上要多补充维生素、蛋白质等。
伤口感染怎么处理
如果说不小心受伤或者是做了手术,身上都会留下伤口,而这伤口不注意处理的话是会感染的。要是伤口感染不是很严重,可以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要是感染比较严重,需要立即清创,并定时更换药物,手术的大伤口感染严重,可能需要重新缝合。要说慢性溃殇或陈旧性肉芽创面的话,可以用鱼肝油软膏来涂抹治疗。
该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感染是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病人很难区分,更不清楚那些抗生素敏感,有那些副作用,这种诊断不明,随意买药服用的习惯有很大的风险,也是造成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原因。
警惕环状病毒的人类感染
说起环状病毒,由于它很少感染人类,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和轮状病毒(引起婴儿腹泻的一种病毒)、呼肠病毒(引起婴幼儿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一种病毒)是“叔伯兄弟”,同属呼肠病毒科。环状病毒的名称是1971年由博登(Borden)首先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