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心肌病是什么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强烈情绪或躯体应激诱发的短暂性心脏综合征,临床特征为左心室心尖部短暂性收缩功能障碍,又称心尖球形综合征或章鱼壶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通常由突发心理或生理应激事件触发,如亲人离世、激烈争吵、严重疼痛或手术创伤。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心电图表现类似急性心肌梗死,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无阻塞性病变。左心室造影可见心尖部运动减弱伴基底段代偿性收缩增强,形成特征性章鱼壶样改变。多数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升高,提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核心发病机制。部分病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神经系统疾病。
少数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并发症包括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室破裂,但发生率不足百分之五。诊断需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炎等其他心脏疾病,心脏磁共振成像有助于鉴别。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改善心室重构。绝大多数患者心功能在数周至数月内完全恢复,复发概率较低。
确诊应激性心肌病后应避免再次暴露于高强度应激环境,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建议采用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恢复情况,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时可寻求心理干预。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变化,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或意识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