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怎么是黑色的血块
月经出现黑色血块多数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经血氧化、子宫内膜脱落速度等因素有关。少数情况下需考虑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或盆腔炎等病理因素。
经血在宫腔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颜色会逐渐变深并形成黑色血块。这种情况常见于久坐或平躺后突然起身,经血集中排出时。月经初期或末期经量较少时,血液流速减缓也容易形成血块。子宫内膜大块脱落时,混合纤维蛋白和黏液会形成类似肉样的组织,通常伴随轻微下腹坠胀感。
子宫腺肌症患者由于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经期子宫收缩异常可能导致经血滞留。子宫内膜息肉可能造成宫腔形态改变,影响经血顺畅排出。凝血功能异常时纤维蛋白溶解不足,经血中易形成较大血块。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引发的月经稀发,会使子宫内膜增厚后集中脱落。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宫腔粘连,可能阻碍经血正常排出。
日常建议保持适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经期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帮助经血排出,但需控制单次饮用量在200毫升以内。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时温度不宜超过50℃,每次持续时间控制在15分钟。若黑色血块持续出现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伴随严重痛经、经期延长等症状,应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经期需勤换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用品,避免使用内置式卫生棉条超过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