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脓包疮的原因是什么
脓包疮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脓包疮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脓疱、红斑、糜烂等症状,可通过外用抗生素软膏、口服抗生素、皮肤护理、消毒隔离、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脓包疮最常见的病原体,可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并繁殖。感染后皮肤会出现黄色脓疱,周围伴有红肿。治疗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可口服头孢氨苄胶囊。保持创面清洁干燥有助于恢复。
2、链球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也可导致脓包疮,常见于儿童口周和鼻孔周围。皮损特点为薄壁水疱破溃后形成蜜黄色结痂。可选用青霉素V钾片、阿奇霉素颗粒等抗生素治疗。患儿衣物需煮沸消毒,避免抓挠防止扩散。
3、皮肤屏障受损
蚊虫叮咬、擦伤、湿疹等造成的皮肤破损会使微生物更易侵入。表现为破损处出现化脓性病灶。日常应避免搔抓,使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有湿疹等基础皮肤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4、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时,皮肤更易发生细菌感染。这类患者脓包疮往往反复发作且愈合缓慢。除抗感染治疗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帮助修复。
5、接触传染源
接触患者衣物、毛巾或共用水池都可能传播病原体。集体环境中易出现聚集性发病。预防需做好个人物品消毒,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已感染者应单独使用浴具,脓液污染的敷料需密封处理。
预防脓包疮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勤洗手勤剪指甲。出现皮损时避免接触水,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锌的海产品和优质蛋白。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每日检查皮肤状况,托幼机构发现病例应及时隔离。症状加重或伴随发热时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挤压脓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