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脑水肿、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癫痫发作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加重病情,影响预后,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脑水肿
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常出现血管源性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水肿多在出血后24-72小时达到高峰,表现为头痛加剧、呕吐、意识障碍加深。可通过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脱水降颅压,严重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
2、肺部感染
卧床患者易发生坠积性肺炎,与吞咽功能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有关。常见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表现为发热、痰量增多、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定期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3、消化道出血
应激性溃疡是常见并发症,与颅内高压导致胃黏膜缺血相关。表现为呕血、黑便,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可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出血时需禁食并输血支持。
4、电解质紊乱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可引起低钠血症,表现为嗜睡、抽搐。中枢性尿崩症则导致高钠血症,需根据血钠水平调整补液方案,必要时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
5、癫痫发作
血肿刺激皮层或继发脑梗死均可诱发癫痫,多见于出血后早期。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需立即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后续可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预防复发。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长期卧床时,家属应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的匀浆膳,吞咽困难者需鼻饲喂养。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训练。定期监测血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避免用力排便等诱发再出血的因素。出院后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