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诊断依据
急性胃肠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有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测。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也可能与食物中毒、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1、临床症状
急性胃肠炎患者多表现为突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呈水样或含有黏液。部分患者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多为1-3天,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体征如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等。
2、体格检查
医生会重点检查腹部压痛部位,肠鸣音多亢进。脱水患者可见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婴幼儿需检查前囟张力。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循环不稳定表现。体格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排除急腹症。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粪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或脂肪球。电解质检查对评估脱水程度有重要价值。严重病例需检测肾功能、血气分析等。婴幼儿患者建议检测轮状病毒抗原。
4、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有助于排除阑尾炎、肠梗阻等急腹症。腹部X线平片可观察肠管积气情况。CT检查适用于疑似复杂病例。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对单纯性胃肠炎诊断价值有限。
5、病原学检测
粪便培养可明确细菌性病原体。核酸检测对病毒性胃肠炎有确诊价值。寄生虫检查需多次取样。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特殊情况下需进行胃镜检查获取组织标本。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婴幼儿患者需及时更换尿布。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严重脱水、血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相关推荐
03:09
02:43
02:25
02:14
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