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炎的治疗
夏季皮炎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冷敷缓解瘙痒、避免高温环境等方式治疗。夏季皮炎通常由高温潮湿、汗液刺激、过敏反应、微生物感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夏季皮炎患者需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后轻轻拍干皮肤,可涂抹不含香精的保湿乳液。出汗后及时擦干,穿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使用空调或除湿机控制室内湿度。
2、使用外用药物
轻度皮炎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每日2-3次。糖皮质激素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适用于炎症明显者,但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合并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3、口服抗组胺药物
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每日1次。第一代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可能引起嗜睡,建议夜间服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驾驶员及高空作业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遵医嘱。
4、冷敷缓解瘙痒
用冷水浸湿干净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也可将保湿乳液冷藏后使用。避免抓挠皮肤,修剪指甲或夜间戴棉质手套。冷敷可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但温度不宜过低以防冻伤。
5、避免高温环境
减少在日光强烈时段外出,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并使用防晒霜。室内保持26℃左右,避免突然进出温差过大环境。剧烈运动后及时清洁皮肤,更换干爽衣物。高温作业者需加强防护,定时到阴凉处休息。
夏季皮炎患者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化纤材质摩擦皮肤。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皮肤溃烂、发热等表现时,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日常可记录皮炎发作时间、诱因及症状变化,帮助医生更准确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