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传播途径
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分泌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麻疹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易感人群接触后90%以上会发病。
麻疹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将含有病毒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飞沫传播是麻疹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在空气中可存活数小时。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病毒可能通过眼结膜或口鼻黏膜进入人体。接触传播通常发生在家庭成员或医疗机构等封闭环境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口鼻,也可能导致感染。麻疹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室温下仍可保持传染性。
麻疹的传染期从出疹前4天持续至出疹后4天,此时患者最具传染性。免疫接种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属于高危人群。麻疹流行期间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出现发热、咳嗽、结膜炎等前驱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
确诊麻疹后需立即隔离治疗,隔离期至少持续至出疹后4天。患者居住环境应定期通风消毒,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医学观察。接触麻疹患者后72小时内接种疫苗仍可提供保护。恢复期患者应注意补充营养,多饮水,保持皮肤清洁。麻疹并发症包括肺炎、脑炎等,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