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什么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一种以反复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抗磷脂抗体异常产生有关。
1、病因机制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发生与抗磷脂抗体密切相关,这类抗体会错误攻击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的磷脂蛋白复合物,导致凝血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HLA-DR7等基因多态性。获得性因素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某些病毒感染或药物诱发。
2、典型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动脉血栓可引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妊娠期妇女易发生反复流产、胎儿生长受限或子痫前期。皮肤表现包括网状青斑和皮肤溃疡,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降低。
3、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需满足至少1项临床标准和1项实验室标准。临床标准包括血管血栓事件或病理妊娠;实验室标准要求间隔12周以上2次检出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或抗β2糖蛋白1抗体阳性。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血栓性疾病。
4、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慢性期需长期口服华法林钠片。对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者,可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妊娠期推荐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禁用华法林。所有用药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5、日常管理
患者应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避免口服避孕药。长途旅行时需穿戴弹力袜预防血栓,术后尽早下床活动。育龄女性孕前需进行抗磷脂抗体筛查,妊娠期加强胎儿监护。定期复查抗磷脂抗体滴度和凝血指标,警惕出血或血栓复发。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稳定的蔬菜如胡萝卜、西蓝花。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外伤出血,建议选择游泳、散步等低风险活动。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和肢体肿胀情况,出现头痛、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