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息肉和牙龈癌的区别
牙息肉与牙龈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口腔疾病,前者多为良性增生,后者属于恶性肿瘤。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
牙息肉通常由慢性刺激或局部炎症引发,表现为牙龈边缘的柔软肿物,颜色多与正常牙龈相近,触诊无痛感,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晰。可通过手术切除治愈,预后良好。牙龈癌则与长期吸烟、咀嚼槟榔或HPV感染相关,病灶呈溃疡状或菜花样,质地硬脆易出血,伴随牙齿松动、颌骨疼痛及淋巴结肿大,需通过活检确诊,治疗需结合手术、放疗和化疗。
牙息肉极少恶变,术后复发概率低,日常口腔护理即可预防。牙龈癌具有侵袭性,早期易误诊为普通溃疡,晚期可能转移至肺、肝等器官,五年生存率随分期下降。两者病理检查是鉴别金标准,牙龈癌需免疫组化进一步分型。
建议定期口腔检查,发现牙龈异常增生或溃疡超过两周不愈时及时就诊。戒烟限酒、避免槟榔可降低牙龈癌风险,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线能减少牙龈机械损伤。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牙龈癌患者还需营养支持以应对放化疗副作用。